熊醫師門診時間:週二上午|週四晚上|週五下午|(隔) 週六上午

我們希望您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線上掛號
來電掛號
加入Line
頸椎手術

頸椎前開手術與類固醇使用:改善吞嚥困難的利與弊

頸椎前開手術 如頸椎前側減壓固定融合、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手術,是治療頸椎椎間盤突出、脊髓或神經壓迫最常見的手術方式。
不過,這個手術雖然切口小、恢復快,但也有一些特有的術後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吞嚥困難(dysphagia)

研究指出,約有 30%~50% 的病人術後早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吞嚥困難,大多在數週內改善,但也有少數患者持續數月甚至一年以上。
主要原因來自這個手術本身就是在氣管與食道旁邊做事情,手術中必然會對結構(氣管、食道、咽喉部肌肉)的牽拉,雖然沒有傷到結構,但局部水腫(edema)是必然的,只是程度或多或少而已。

類固醇的「兩面刃」角色

為了減少這些水腫造成的症狀,醫師會考慮在手術中或術後使用類固醇(如 Dexamethasone)

潛在好處

  1. 減少術後早期吞嚥困難與喉嚨痛(odynophagia)
    類固醇可抑制發炎介質的釋放,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軟組織水腫。
    隨機雙盲對照研究顯示,使用 Dexamethasone 的患者在術後 1 個月內的 吞嚥分數明顯優於對照組,且住院天數較短。
  2. 降低呼吸道腫脹與氣道受壓風險
    在多節段 ACDF 或重度壓迫病人中,這項效果尤其重要。部分研究指出,類固醇組無需再插管的比例明顯高於對照組。
  3. 改善病人舒適度、提升早期進食與出院率
    術後疼痛控制良好、吞嚥功能改善,有助於早期活動與復原。

⚠️ 潛在疑慮

  1. 是否影響骨融合(fusion)?
    因為骨融合是一個「促發炎性」的生理過程,理論上使用抗發炎藥(如 NSAIDs 或 Steroids)可能延遲骨癒合。
    研究顯示:在術後 6 個月時,類固醇組的融合率確實略低(約 38% vs 60%),但 12~24 個月後差異消失,代表最終融合並未受影響。
  2. 其他風險
    • 高血糖(特別是糖尿病患者)
    • 潰瘍、感染、或免疫抑制(但頸椎前開手術感染率極低)
  3. 臨床給藥建議(依據文獻與實務)
    • 若考慮使用類固醇,建議以下方案:

四、如何客觀評估吞嚥困難?—FOSS 分級系統介紹

FOSS (Functional Outcome Swallowing Scale) 是臨床上常用來量化吞嚥功能的評分系統,由 0 至 5 級,數字越高代表功能越差。

五、臨床建議與結論

  1. 建議於多節段 ACDF 或高風險病人(肥胖、既往吞嚥困難、再手術)中考慮使用術中與術後短期類固醇。
  2. 避免長期或高劑量使用,以減少對骨融合的干擾。
  3. FOSS 分級應納入術後追蹤標準化流程,便於評估治療效果與患者恢復。

總結一句話

在多節段頸椎前開手術中,短期、低劑量的 Dexamethasone 可明顯減少早期吞嚥困難與呼吸道腫脹,
雖可能延遲短期骨融合,但不影響最終臨床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