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您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線上掛號
來電掛號
加入Line
衛教資訊

髖關節脊椎綜合症(hip-spine syndrome)

下背痛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絕對沒有你在網路與媒體上看到的那麼容易。因為有太多原因會造成下背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開刀完不只沒好,反而更痛。因為手術醫師只是以為他覺得的病灶,是你的疼痛來源而已。我們先講其中一個容易被搞錯的,髖關節脊椎綜合症。

什麼是髖關節脊椎綜合症:是一種臨床上的名詞,指的是髖關節炎和腰椎疼痛之間的相關性。這個名詞最初是由 Offierski 和 MacNab 在大約四十年前提出的,他們回顧性研究了35位患有髖關節和下背部同時出現症狀的骨關節炎患者。從那時起,髖脊症候群的定義已經被精細化,現在多用於特指那些髖關節和退化性腰椎狹窄共同存在的患者。當患者同時出現這兩個部位的病理變化時,要確定疼痛的主要來源到底是哪個?

分類

在實務上,這可以被分為四類

主要型:髖脊症候群指的是兩個部位都有病理變化(比如退化、壞死),但臨床上容易區分出疼痛的來源(這邊不是說誰都容易,而是有經驗的醫師可以區分出哪邊才是主要問題)。

次發性髖脊症候群:指兩個部位(髖關節與脊椎的確都是疼痛來源,都對患者的疼痛造成部分的貢獻),實際上往往是可能某個地方先出問題,連帶拖累了另一個地方的惡化。

複雜型髖脊症候群:用來形容那些兩個部位都有症狀但臨床上無法明確確定疼痛來源的患者。這些患者通常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來確定到底來源是哪個。

最後,最慘的是誤診型髖脊症候群,是指那些兩個部位都有病理變化,但由於接受了不適當的治療而未能有效改善,從而最終確認真正的疼痛來源是另一個部位的患者。

盛行率

有研究指出超過45歲的成人中有27%可以在X光上看到髖關節的骨關節炎,但其中只有9.2%的患者有症狀。

另一份報告指出超過55歲的患者中有80%的人X光可見骨關節炎。腰椎的退行性改變也很常見,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超過60歲的患者中有60%會有腰椎病變。

由於髖關節和腰椎的解剖位置接近、共用軟組織連接、在承重和行走中功能相依,因此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生物學上是合理的。在處理這兩個部位都有病變的患者時,找到正好對這塊很熟悉的醫師是非常重要的。

熊醫師想提醒的…

患者主訴與感覺部分

在髖關節脊椎綜合症的患者中,詳細的病史收集極為重要。例如,腹股溝疼痛是一種具體的症狀,研究指出主訴腹股溝疼痛的患者,其患有單獨髖關節疾病的可能性是其他情況的七倍。此外,坐骨疼痛也被認為是孤立髖關節病變的特定症狀

診間的臨床檢查部分

對於髖關節脊椎綜合症的評估中,臨床檢查是另一個基石。例如,腹股溝疼痛、跛行以及髖關節內旋受限通常可以可靠地預測髖關節原發性骨關節炎。FADIR測試(屈髖、內收和內旋)和後下方撞擊測試是診斷髖關節症狀性骨關節炎的有用臨床測試。

安排的影像學檢查

在髖關節和退化性腰椎疾病的初步檢查,常常首先進行的是X光檢查。特定的X光,如Cam和pincer病灶、寬就發育不良,以及MRI檢查評估有無可能是ONFH(壞死性股骨頭),對於確認髖關節和腰椎疾病的診斷都有重要意義。

治療方式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患者的疼痛來源到底是哪裡,嚴重程度,發生多久,都是考量。有時患者屬於複雜型,那的確兩邊都需要手術,但如果是這種,該先手術哪邊呢?這也是非常大的知識困難點。對一般民眾來說,找到一個會開脊椎的醫師或者會開髖關節的醫師就覺得找到專家了,但事實上真就不是這樣,所以也才會連分類都能給你分出第四類:誤診型。你想,學術跟媒體聳動標題可不同,究竟要有多少慘案才能在學術上獨立幫你分出一類誤診型的呢…

相關文章